《休耕準備…》

從五月初回國之後,就進入講課、備課、調課件、顧問、開會、去講課和回家的路上、處理公司設立…的瘋狂循環。

認真算一算,真的有休息到的日子,這四個月加起來居然不超過五天。

持續高強度的工作節奏,的確可以磨鍊心志、卻也同時消磨靈魂。

我應該算是個自我覺察能力還可以的人,

所以,

像是:

發生在以前,可能根本沒什麼的小事,

我最近卻常以一種失去耐心的狀態去處置;

另外一個例子:

家裡的待讀區中,

其中一本無比動人的「我還能再見到幾次月圓(阪本龍一)」,

從上回休耕期中讀了50%,卻始終沒有再完成。

這也讓我發現,

原來,有時候讀書的進度緩慢、選書的口味改變,

不是書不好看、沒有時間也只是藉口,

只是當下缺乏某種「合適的心境」。

回顧自己這幾年的的選書,

還真的無敵準確地映射著自己那些當下的狀態。

::

昨天完成本趟休耕期前的最後一場工作之後,

一個人在路上走了好久,熱風拂來,汗流浹背,卻淋漓地痛快著。

對我來說,一個人緩緩地走路,就像我喜歡漫無目的的開車一樣,像是一個切換狀態的必需,我須要仔仔細細、清清澈澈地經歷這個過程。

::

回到家後,換下戰袍,

沖了個舒爽的溫涼澡,

擱置著明天就要起飛的行李,

什麼也沒做。

隨心而至、隨心而動。

於是,

背景沒有音樂、心底沒有雜念,

就在房間的落地窗前,

伴著城市深夜迷濛的燈景,

久違了,

一個人奢侈無比的安靜夜讀。

這晚,

我選讀的書是從遙遠的另一頭,

那間被海環繞的書店「小島停琉」,

預購回來,

店長暖心趕在我休耕前幫我寄到的書

「洄游,成為海(娃娃)」。

好巧,

作者也是書店的店長,

蘭嶼「在海一方」。

​這本書記錄著她獨自一人參加了西班牙朝聖之路的歷程,

從法國出發、翻越庇里牛斯山、穿越伊比利半島,一直走到西班牙,

37天內,走了八百多公里。

奇怪的是,

明明書中很是艱難冒險、

意外失措、糾葛不適,

但不知為何讀著讀著,

心緒竟逐漸得到安穩寧靜。

我懂得這種安穩寧靜,

對我來說,

是多麼奢侈的難得。

因為,我所想望的寧靜,

只會出現在那些:無病、無災、無悲、無怨、無掛、不喜、不怒…

可以大手大腳揮霍時間、

扔掉鬧鐘與疲憊人際關係的頃刻流光裡。

但其實,我知道真正的寧靜,

是在災病困頓中、在離合悲歡中,

仍不被驚擾的樣子,

只是我還離那個層次太遠太遠⋯

這本書並不美化旅程中的真實,

也或許,

我在她純粹而真實的文字裡,

在能短暫抽離的現實裡,

找到了安靜的撫慰。

::

不管是朝聖之路、還是人生,

我們以為帶著我們前行的,是腳;

但其實,是心。

在刻意拉長的時間裡、

在魔幻飛行的空間裡、

我開始期待這一段休耕期,

那些意料之外的精彩與深刻、

並打算仔細品著,

即將和過去的自己,所經歷不同的各種可能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