彼得效應的解藥:彼得處方

在連續高強度的工作之後,終於好好的放了一天假,奢侈的睡了一個舒服的午覺,然後終於可以來跟大家分享這本斷斷續續分了幾天看完的 彼得處方

光是看書名,就知道這本書與大名鼎鼎「彼得效應」有親戚關係,沒錯,正是彼得效應的作者Laurence Peter,推出的續集。

彼得效應提出了一個殘酷的理論:「所有人都會往上爬到一個自己無法勝任的職位」(而造成災難,這句是我補充的)。

而這本書共包含了66則處方箋,來告訴大家,面對看似悲觀且令人無能為力的彼得效應,仍然有解法。

66則中,分成了兩種不同的角色來整治:一是給個人的解藥、另一,是給組織管理階層(我覺得HR也很適合)的解藥。

接下來,我分享作者在第《36號處方箋:運用理性決策過程》中提到的一個讓我點頭如搗蒜的例子:

「很多組織、公司與個人,在沒有評估績效的情況下,盲目的升級、擴張。當業績下滑時,公司立刻增加業務人員,卻不去探查生產線是否出了問題。如果退貨量持續增加,他們選擇增加產品稽查員,而非調查生產過程有無瑕疵。業務人員無法增加需求,他們只能利用需求。產品稽查員無法提升商品品質,他們只能找出產品的瑕疵…」。

我心裡的o.s.

盲目的擴張、不清楚是否正朝著目標前進,以為用人就是一個蘿蔔一個坑,那麼無論放進再優秀的人,也終難以避免彼得效應的困境,因為若連該解決的問題是什麼沒搞清楚,又怎麼能夠找到合適的人放在那個位置?

除此之外,其他還有許多有趣的例子:比如,彼得效應根本可能就是因為無能的面試官造成的啊。

(我心裡的o.s. 依照彼得原理的概念,既然他已經坐在不適任那個位置了,還讓他去找人,怎麼可能找到對的人嘛?)

同時,也對於團隊的激勵、用人前的測試與考驗,多有著墨。

整本書讀起來並不艱澀,但由於它比較像是用66則短帖的方式提供解方,跟彼得原理那本的結構完全不同。

我的建議是,如果你好奇作者有哪些觀點,可以淺讀,只看其中有趣的例子和故事;但若你真心想解決或預防組織在彼得效應中陷入太深,也很值得深讀,特別你是資深的管理者、甚至是企業的經營者、管理者、組織獎勵規則的制定者、人員晉升與發展的負責團隊…

因為每一則解方雖然文字都不多,有些可能也只談些我們以為我們早就懂的原則和觀點,但若能停一停,代入現下所處的組織情境,便會得到許多透徹。

最後,硬是要說個不知該說是優點還是缺點閱讀體驗:

這本書有個很特別的設計,便是在其中放入了許多名人的金句,來強化某個段落想表達的關鍵亮點,有些金句也確實非常有意思:比如:「只有複雜的腦袋,才想得出非常簡單的想法 (R. de Gourmont)」。

而這些金句也很值得停下來思考一番。

但是數量真的有點多,光是一頁可能就會有二~三項金句,而且是穿插出現在一段完整的內容的中間,整本兩百五十多頁的書讀下來,其實一直有種閱讀體驗被打斷,一直在登入登出的感覺,很容易覺得疲累。

我後來克服的方法是,直接忽視那些金句,等到我把整章節都讀完之後,再回頭去看那些金句的內容,就問題不大啦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